會計25-01所得稅會計-公職試題

【選擇題】

D01.甲公司於X5年初購入一部小客車,成本$3,600,000,估計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報稅時乘人小客車提列折舊之成本,以不超過$2,400,000為限。甲公司財務報表上依直線法提列折舊,報稅時則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假設所得稅稅率均為20%,甲公司X5年稅前會計淨利為$1,800,000,則X5年度有關所得稅費用之分錄,何者正確? (A)借記所得稅費用$360,000 (B)貸記應付所得稅$296,000 (C)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256,000 (D)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64,000[108地方三等中會]

會計上折舊=$3,600,000÷5=$720,000

稅法上折舊=$2,400,000×5/15=$800,000

課稅所得=$1,800,000-($800,000-$720,000)=$1,720,000

會計上帳面金額=$2,400,000×4/5=$1,920,000

稅法上帳面金額=$2,400,000×(4+3+2+1)/15=$1,600,000

借:所得稅費用  $408,000

  貸:應付所得稅  $344,000 ($1,720,000×20%)

    遞延所得稅負債  64,000 [(1,920,000-1,600,000)×20%]

 

A02.甲公司於X1年初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為$192,000。該餘額係因設備折舊而產生之時間性差異。該設備可用至X5年底,甲公司於X1年底預期未來四年會計及報稅上之可折舊金額分別為$960,000$480,000。假設X1年的稅率為25%,自X2年起,稅率改為30%,則甲公司X1年底將: (A)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48,000 (B)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72,000 (C)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48,000 (D)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72,000[108原民三等]

遞延所得稅資產=($960,000-$480,000)×30%=$144,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192,000-$144,000=$48,000

 

C03.下列事項不得認列相關之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者共有幾項?①企業合併時,因商譽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之差異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負債②企業合併時,因商譽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之差異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資產③於非屬企業合併交易中原始取得資產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之差異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負債,該交易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亦不影響課稅所得④於非屬企業合併交易中原始取得資產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之差異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資產,該交易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亦不影響課稅所得⑤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因認列轉換權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之差異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負債⑥總公司決定其海外分公司之利潤不會於可預見之未來匯回,該分公司利潤若匯回將被課稅之遞延所得稅負債 (A)二項 (B)三項 (C)四項 (D)五項。[108原民三等]

②不可能有遞延所得稅資產。③折費上差異。④保固上差異。⑥與利潤匯回無關。

 

A04.丙公司於X1年初以平價$10,000,000發行三年期,面額$10,000,000之可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3%,每年年底付息一次。該公司債若不附轉換權利,其有效利率為5%。依稅法之規定,報稅時稅法並不承認該轉換權利價值。丙公司於X1年稅前淨利為$2,000,000,丙公司除了該筆可轉換公司債於財稅上有差異外,其他並無任何財稅差異。所得稅率為20%。試問:丙公司應認列X1年度之遞延所得稅費用(或利益)金額為何? (A)利益$34,554 (B)利益$74,376 (C)費用$34,554 (D)費用$74,376[108原民三等]

3期,5%,複利現值=0.86384,年金現值=2.72325

1/1發行價格=$10,000,000×0.86384+$10,000,000×3%×2.72325=$9,455,375

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000-$9,455,375)×20%=$108,925

12/31折價攤銷=$10,000,000×3%-$9,455,375×5%=$172,769

帳面金額=$9,455,375+$172,925=$9,628,144

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000-$9,628,144)×20%=$74,371

遞延所得稅利益=$108,925-$74,371=$34,554

 

B05.乙公司自X8年初開始營業,有關分期付款銷貨之處理,帳上於銷貨時立即認列收入,報稅則須等到收現時才認列收入。X8年底帳列應收分期帳款為$5,000,000,若銷貨毛利率為30%,稅率為20%,且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則乙公司X8年底資產負債表上應報導之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為何? (A)遞延所得稅資產$300,000 (B)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0 (C)遞延所得稅資產$700,000 (D)遞延所得稅負債$700,000[108高考三級]

應收帳款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00×20%=$1,000,000

存貨遞延所得稅資產=$5,000,000×(1-30%)×20%=$7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00-$700,000=$300,0000

 

B06.丙公司X8年稅前會計淨利為$3,600,000,帳上以直線法提列折舊費用$100,000,報稅則以加速折舊法提列折舊費用$400,000,若無其他差異項目,稅率為20%,則丙公司X8年當期所得稅負債是多少? (A)$60,000 (B)$660,000 (C)$720,000 (D)$780,000[108薦任]

當期所得稅負債=[$3,600,000-($400,000-$100,000)]×20%=$660,000

 

C07.宏遠公司在美國設立一子公司-宏光公司,宏光公司X7年申報虧損$75,000,過去2年之課稅所得如下:X5年度$45,000(稅率20%)X6年度$50,000(稅率30%)X7年所得稅率為40%,未來稅率不變。宏光公司選擇損失可先遞轉前兩年再遞轉以後20年之所得,X7年底宏光公司應認列多少虧損遞轉以前年度之所得稅利益? (A)$0 (B)$20,000 (C)$18,000 (D)$22,500[109地方三等中會]

遞轉所得稅利益=$45,000×20%+($75,000-$45,000)×30%=$18,000

 

D08.泰宇公司於X3年初成立,當年度泰宇公司出租一棟商業大樓予文華公司,每年租金為$60,000X3101日簽訂租約,並收取租金。假設此租金為泰宇公司當年度唯一收入來源,且租金在報稅上收現時即課稅。此外,X3年度課稅所得與會計利潤之間另有一項差異為交通違規罰鍰$3,000。假設X3年的所得稅率為25%X4年起則為23%X31231日泰宇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應表達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為何? (A)$15,000 (B)$13,800 (C)$9,000 (D)$10,350[109地方三等中會]

X3年租金收入=$60,000×3/12=$15,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60,000-$15,000)×23%=$10,350

 

D09.丁公司X6年帳上稅前淨損為$2,400,000,依稅法規定調整後之稅前淨損為$4,200,000。假設稅法允許營業虧損可前抵兩年、後抵十年,且各年之所得稅率均為20%。丁公司X3年至X5年稅前課稅所得,分別為$1,200,000$1,920,000$1,440,000。若丁公司優先選擇前抵兩年,再後抵十年,則丁公司於X6年底應認列 (A)應收退稅款$840,000 (B)應收退稅款$624,000 (C)遞延所得稅負債$168,000 (D)遞延所得稅資產$168,000[109地方四等]

應收退稅款=($1,920,000+$1,440,000)×20%=$672,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4,200,000-$1,920,000-$1,440,000)×20%=$168,000

 

B10.甲公司X8年底帳列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係因採重估價模式之設備所產生之應課稅暫時性差異$250,000X9年甲公司稅前會計淨利為$1,500,000,除上述暫時性差異於X9年初因出售該設備而迴轉外,無其他暫時性差異發生。若X9年度所得稅率為25%,則甲公司X9年度應列報之所得稅費用為何? (A)$375,000 (B)$387,500 (C)$425,000 (D)$437,500[109高考三級中會]

借:所得稅費用  $387,5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0,000

  貸:應付所得稅  $437,500 [($1,500,000+$250,000)×25%]

 

D11.甲公司於X511日取得乙公司100%股權,此一企業合併交易,產生廉價購買利益$500,000。依稅法規定,廉價購買利益係自取得年度起分5年,每年以$100,000計入課稅所得。甲公司X5年稅前淨利為$5,000,000,所得稅率為20%,假設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所有可減除暫時性差異在未來很有可能有課稅所得可供此差異使用,則甲公司X5年所得稅費用及X5年底資產負債表應列報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分別為 (A)$920,000$0 (B)$1,000,000$0 (C)$1,000,000及遞延所得稅資產$20,000 (D)$1,000,000及遞延所得稅負債$80,000[109會計師中會]

應付所得稅=($5,000,000-$500,000+$100,000)×20%=$92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400,000×20%=$80,000

所得稅費用=$920,000+$80,000=$1,000,000

 

C12.甲公司成立於201912日,截至20191231日止年度的稅前會計所得為$1,320,000,課稅所得為$2,400,000,唯一的暫時性差異是產品保固負債準備,預計將在未來期間支付:

2020 $360,000

2021 $180,000

2022 $180,000

2023 $360,000

2019年所得稅率為35%2020年至2022年的所得稅率為30%2023年的所得稅率為25%。如果甲公司預期未來幾年有課稅所得,甲公司20191231日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何? (A)$216,000 (B)$270,000 (C)$306,000 (D)$378,000[109鐵路三級中會]

遞延所得稅資產=($360,000+$180,000+$180,000)×30%+$360,000×25%=$306,000

 

A13.甲公司於X1年初以$1,200,000取得機器設備,估計耐用年限為五年,無殘值。公司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以直線法計提折舊,財務會計則採用年數合計法計提折舊。X2年底機器設備之帳面金額為$480,000,課稅基礎為$720,000。所得稅稅率皆為20%,試問甲公司X2年底應認列 (A)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16,000 (B)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48,000 (C)增加遞延所得稅負債$16,000 (D)增加遞延所得稅負債$48,000[110地方三等中會]

直線法折舊=$1,200,000÷5=$240,000

年數合計法估計耐用年限合計數=5×(5+1)÷2=15

年數合計法折舊=$1,200,000×4/15=$32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320,000-$240,000)×20%=$16,000

 

B14.甲公司於X1年初成立,X1年度稅前淨利為$5,000,000X1年底之應收利息及應付利息分別為$20,000$8,000,由於稅法規定利息收付必須以現金收付為基礎,各年度稅率均為20%。該公司並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所有可減除之暫時性差異在未來很有可能有課稅所得可供此差異使用,請問X1年底之應付所得稅為多少? (A)$994,400 (B)$997,600 (C)$1,000,000 (D)$1,002,400[110身心三等]

應付所得稅=($5,000,000-$20,000+$8,000)×20%=$997,600

 

B15.丙公司成立於X3年初,X3年分期付款銷貨收入為$360,000,認列銷貨毛利$72,000X3年底產品保固負債準備餘額為$180,000、應收分期銷貨帳款餘額為$210,000。除上述項目外,無其他會計利潤與課稅所得間的差異存在,稅率17%,試問X3年底丙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如何列示遞延所得稅相關科目(若可互抵表達) (A)流動資產下遞延所得稅資產$30,600 (B)非流動資產下遞延所得稅資產$23,460 (C)非流動負債下遞延所得稅負債$5,100 (D)流動負債下遞延所得稅負債$7,140[110原民三等]

非流動資產下遞延所得稅資產=($210,000-$72,000)×17%=$23,460

 

A16.甲公司於X1年底以$100,000購入土地,並於X3年初以$150,000售出。該土地X2年底之公允價值為$150,000。依稅法規定,土地應以成本作為課稅基礎,所得稅稅率為20%。甲公司X2年度及X3年度之稅前淨利均為$200,000,假設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所有可減除之暫時性差異,在未來很有可能有課稅所得可供此差異使用。若該土地符合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且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則甲公司X3年度認列所得稅之分錄為 (A)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 (B)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 (C)貸記:應付所得稅$30,000 (D)貸記:應付所得稅$40,000[110退役三等中會]

X2

借:所得稅費用  $40,000 ($20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 ($50,000×20%)

    應付所得稅   30,000

公允價值模式認列公允價值變動利益$50,000,成本模式$0

X3

借:所得稅費用  $40,000 ($200,000×2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00 ($50,000×20%)

  貸:應付所得稅  $50,000

成本模式認列處分資產利益$50,000,公允價值模式$0

 

 C17.丙公司自X1年初設定登記為公司之後,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而編製綜合損益表之X1X2X3年度之營業淨利(虧損)分別為$10,000($200,000)$80,000。依據我國所得稅法規定,會計帳冊簿據完備,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申報之公司,得經稅捐機關核定之前10年內各期虧損,自本年度純益中扣除,再行核課所得稅,此為營業虧損扣抵。丙公司符合上述所得稅法之相關規定,並且,X2年底產生營業虧損時,丙公司評估,預計很有可能有未來課稅所得以供未使用課稅損失使用。另假設各年稅率皆為20%且丙公司沒有任何永久性差異與暫時性差異。試問:X3年底之「遞延所得稅資產」餘額為何? (A)$0 (B)$22,000 (C)$24,000 (D)$40,000[110高考三級中會]

虧損餘額=$(200,000)+$80,000=$(12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餘額=$(120,000)×20%=$(24,000)

 

D18.甲公司在X1年度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之項目包括: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3,5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15,000;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25,000);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之其他綜合損益份額$3,000,其中有$5,000來自關聯企業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採重估價模式之重估增值,有($2,000)來自關聯企業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甲公司X1年度應列報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之其他綜合損益金額為(不考慮相關之所得稅) (A)($23,500) (B)$1,500 (C)$14,500 (D)$16,500[110高考三級中會]

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之其他綜合損益=$15,000+$5,000-$3,500=$16,500

 

D19.甲公司於X6年初購入設備$3,000,000,估計耐用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計提折舊;X8年底,以$1,000,000售出該設備。依稅法規定該設備成本以$2,500,000為限,購買金額超限部分之折舊及處分損益不予認定,報稅時該設備之殘值及折舊方法與會計上相同,但耐用年限為4年。若甲公司X8年稅前淨利為$1,000,000,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所得稅率為20%,則X8年課稅所得及所得稅費用分別為何? (A)$1,250,000$200,000 (B)$1,250,000$260,000 (C)$1,550,000$200,000 (D)$1,550,000$260,000[110會計師中會]

超限部分折舊=($2,500,000-$3,000,000)×(5-2)/5=-$300,000

超限部分處分損益=($2,500,000-$3,000,000)×(5-3)/5=-$200,000

處分後未來折舊差異=($2,500,000-$3,000,000)×(1/4-1/5)×2=-$50,000

永久性差異=-$300,000-$200,000-$50,000=-$550,000

課稅所得=$1,000,000+$550,000=$1,550,000

所得稅費用=$1,550,000×20%-$50,000=$260,000

 

A20.甲公司X6年底帳列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0,按20%所得稅率計算與設備有關之暫時性差異為$500,000,該暫時性差異係因X6年底設備進行重估所產生,預計自X7年起,分5年每年透過折舊迴轉$100,000X7年初立法通過,自X8年起營利事業所得之稅率將由現行20%調增為30%。若甲公司X7年稅前淨利為$1,000,000,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則X7年所得稅費用為何? (A)$200,000 (B)$220,000 (C)$230,000 (D)$250,000[110會計師中會]

X6年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500,000×20%=$100,000

X7年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500,000-$100,000)×30%=$120,000

認列遞延所得稅負債=$120,000-$100,000=$20,000

所得稅費用=$1,000,000×20%=$200,000

 

C21.甲公司買入土地作為自用工廠用地,後續衡量採用重估價模式。若當年度該土地有公允價值變動之增值利益,且依稅法規定土地之增值利益於出售時始需課稅,關於該增值利益對甲公司財務報表之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計入本期淨利之所得稅費用增加、保留盈餘增加 (B)計入本期淨利之所得稅費用增加、本期其他綜合淨利增加 (C)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其他權益增加 (D)本期所得稅負債增加、本期綜合淨利增加。[110薦任]

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增值利益×稅率

其他權益增加=本期其他綜合淨利增加=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前期遞延所得稅負債

 

B22.下列為甲公司於X1年設立後各年度之會計利潤(損失)與稅率之資料:X1$150,000(稅率25%)X2$270,000(稅率25%)X3$55,000(稅率20%)X4$40,000(稅率17%)X5($700,000)(稅率25%)X6$100,000(稅率20%),且各年度皆無暫時性差異與永久性差異。假設甲公司選擇損失可先扣抵以前5年再扣抵以後10年之所得,且於X5年時預估未來課稅所得很有可能供未使用課稅損失(虧損扣抵)使用。試問,以下何者為X5年甲公司可能發生之交易? (A)借記所得稅費用$20,000 (B)借記本期所得稅資產$122,800 (C)借記所得稅利益$37,000 (D)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37,000[110薦任中會]

X1~X5年累積虧損=$150,000+$270,000+$55,000+$40,000-$700,000=$(185,000)

本期所得稅資產=$150,000×25%+$270,000×25%+$55,000×20%+$40,000×17%=$122,800

 

C23.員山公司於X211日以$25,000,000取得一棟商業大樓,並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並將商業大樓出租給鳳林公司,每年收取租金$1,200,000X21231日評估商業大樓的公允價值為$23,600,000,但報稅上係以取得成本為課稅基礎,也不得將帳面金額調整至公允價值,採直線法及按40年計提折舊,無殘值。員山公司X2年度的稅前淨利為$18,650,000,所得稅率為20%,則X2年度綜合損益表上列報所得稅費用金額為何? (A)$3,575,000 (B)$3,855,000 (C)$3,730,000 (D)$3,015,000[110薦任中會]

多列評價損失=$25,000,000-$23,600,000=$1,400,000

少列折舊=$25,000,000÷40=$625,000

遞延所得稅=($1,400,000-$625,000)×20%=$155,000

應付所得稅=($18,650,000+$1,400,000-$625,000)×20%=$3,885,000

所得稅費用=$3,885,000-$155,000=$3,730,000

 

C24.甲公司X1年稅前淨利為$9,800,000,會計帳上以直線法提列折舊費用$600,000,報稅則以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費用$780,000,若無其他差異項目,所得稅率為20%,則甲公司X1年當期所得稅負債應為 (A)$1,804,000 (B)$1,840,000 (C)$1,924,000 (D)$1,996,000[111地方三等]

遞延所得稅負債=($780,000-$600,000)×20%=$36,000

課稅所得=$9,800,000-($780,000-$600,000)=$9,620,000

當期所得稅負債=$9,620,000×20%=$1,924,000

所得稅費用=$1,924,000+$36,000=$1,960,000

 

B25.甲公司自X1年初開始營業,有關分期付款銷貨之處理,會計帳上於銷貨時立即認列收入,報稅則須等到收現時才認列收入。X1年底帳列應收分期帳款為$5,000,000,銷貨毛利率為35%,所得稅率為20%,且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則甲公司X1年底資產負債表應認列多少遞延所得稅負債? (A)$0 (B)$350,000 (C)$650,000 (D)$1,000,000[111地方三等]

會計收益=$5,000,000×35%=$1,75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1,750,000×20%=$350,000

 

C26.財務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往往導因於會計學理與租稅政策的觀點不同,使得兩者之間存在許多差異。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就是要在財稅差異下,處理本期與未來租稅後果(本期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下列有關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會計利潤與課稅所得之間,如果是基於租稅政策與其他政策的考量,使兩者發生差異,且其影響僅及於本期課稅所得者,屬於暫時性差異 (B)產品出售後的保固成本,會於銷貨時估列費用,而依稅法則需等實際發生保固相關支出時,才可做為費用減除,此類差異屬於永久性差異 (C)所得稅費用,是指本期所得稅費用及遞延所得稅兩項目合計的金額 (D)對於某項資產的課稅基礎,是指其帳面金額減去未來期間報稅上與該資產有關之任何可減除金額。[111地方三等中會]

(A)暫時性差異於以後年度迴轉,影響及於以後期間。

(B)屬於暫時性差異。永久性差異僅影響當期,以後不再有任何影響。

(D)資產的課稅基礎,係指依照稅法規定,於資產的銷售或使用時,相關成本或費用可於稅上認列為減項的金額。資產的課稅基礎=依稅法規定未來可減除金額

 

A27.甲公司X2年度會計稅前淨利為$520,000,除下列項目外並無其他影響會計稅前淨利與課稅所得差異之事項:①甲公司X2年底資產負債表上產品保證負債較上一年度減少了$24,000;②一機器設備X2年初帳面金額為$120,000,課稅基礎為$100,000X2年底機器設備帳面金額為$90,000,課稅基礎為$60,000。若各年度稅率均維持20%,則甲公司X2年底認列所得稅費用之分錄何者正確? (A)借記「所得稅費用」$104,000 (B)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4,800 (C)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6,800 (D)貸記「應付所得稅」$106,800[111身心三等]

借:所得稅費用  $104,000 ($52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4,800 ($24,000×20%)

    遞延所得稅負債  2,000 {[($90,000-$60,000)-($120,000-$100,000)]×20%}

    應付所得稅   97,200

 

B28.甲公司110年度各項收益有$2,000,000,各項費損$1,000,000。綜合損益表各項收益中有$800,000無須在110年度報稅,但應在111年度報稅。假設110年度及111年度所得稅稅率均為20%,請問甲公司110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有多少? (A)$108,000 (B)$160,000 (C)$200,000 (D)$300,000[111高考三級]

遞延所得稅負債=$800,000×20%=$160,000

 

D29.X4年初甲公司將存貨計價方法由原先的加權平均法改為先進先出法,相關資料如下:

 

加權平均法

先進先出法

X2年期末存貨

$460,000

$480,000

X3年期末存貨

500,000

520,000

X4年期末存貨

512,000

540,000

若所得稅率為20%,且甲公司報稅時皆一貫採用先進先出法,則X4年初存貨計價方法變動之影響何者正確? (A)存貨增加$40,000 (B)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4,000 (C)期初保留盈餘減少$32,000 (D)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4,000[111高考三級中會]

借:存     $20,000 ($520,000-$500,000)

  貸:保留盈餘   $16,000 [$20,000×(1-20%)]

    遞延所得稅資產  4,000 ($20,000×20%)

 

D30.甲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00取得廠房,估計耐用年限10年,無殘值,會計上及報稅上均採直線法折舊,但報稅上按5年計提折舊。X5年初,廠房重估價為公允價值$1,050,000,耐用年限及殘值不變。甲公司將重估增值之其他權益分年隨折舊比例轉入保留盈餘,公司適用所得稅率為20%。若該廠房預期透過繼續使用而回收,則甲公司X5年度有關遞延所得稅之敘述何者正確? (A)X5年底應認列遞延所得稅利益$5,000 (B)X5年底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為$115,000 (C)X5年初重估價後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為$90,000 (D)X5年初重估價後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為$170,000[111高考三級中會]

X5年初累計折舊=$1,000,000×4/10=$400,000

帳面金額=$1,000,000-$400,000=$6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400,000×20%=$80,000

借:廠  房         $ 50,000

  累計折舊-廠房       400,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450,000 ($1,050,000-$600,000)

稅上折舊=$1,000,000÷5=$2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1,050,000-$200,000)×20%=$170,000(D)

X5年底

借:折  舊   $175,000 ($1,050,000÷6)

  貸:累計折舊-廠房$175,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170,000+($200,000-$175,000)×20%=$175,000

 

A31.甲公司於X5年初以$5,000,000投資乙公司30%股權,對乙公司具重大影響;此項股權投資取得時之課稅基礎亦為$5,000,000。乙公司章程規定股利配發上限為每年盈餘之60%,該公司於X5年未宣告發放股利,X5年淨利為$500,000,甲公司認列$150,000投資收益。若依稅法規定,股權投資所產生之所有收益或費損(含處分損益),均不予課稅亦不得減除。甲公司X5年稅前淨利為$1,000,000,所得稅率為20%;假設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則甲公司X5年所得稅費用及X5年底資產負債表應列報遞延所得稅負債分別為 (A)$170,000$0 (B)$182,000及遞延所得稅負債$12,000 (C)$185,000及遞延所得稅負債$15,000 (D)$188,000及遞延所得稅負債$18,000[111會計師中會]

X5年未宣告發放股利,遞延所得稅負債為$0

投資收益=$500,000×30%=$150,000

所得稅費用=($1,000,000-$150,000)×20%=$170,000

 

A32.甲公司於X1年開始銷售可提供二年免費售後服務保固之商品,此項保固服務並未單獨出售。X1年至X3年各年底「保固負債準備」帳面金額分別為$100,000$60,000$120,000。依稅法規定,保固維修費用應於實際發生時才准予減除。若所得稅率為20%,該公司沒有其他暫時性差異,且所有可減除暫時性差異在未來很有可能有課稅所得可供此差異使用,則X2年及X3年應認列之遞延所得稅費用(利益)分別為何? (A)費用$8,000及利益$12,000 (B)費用$12,000及費用$24,000 (C)利益$8,000及費用$12,000 (D)利益$12,000及利益$24,000[111會計師中會]

X2年遞延所得稅費用=($100,000-$60,000)×20%=$8,000

X3年遞延所得稅利益=($120,000-$60,000)×20%=$12,000

 

D33.甲公司於X5年初以$900,000購入土地,並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5年及X6年年底該土地之公允價值分別為$850,000$950,000。依稅法規定,資產應以成本為課稅基礎,所得稅率為20%。甲公司X5年稅前淨利為$500,000,該公司評估未來無其他課稅所得可作為可減除暫時性差異迴轉之使用。甲公司X6年稅前淨利為$500,000,則該公司X5年及X6年之所得稅費用分別為何? (A)$100,000$90,000 (B)$100,000$100,000 (C)$110,000$80,000 (D)$110,000$90,000[111會計師中會]

X5年所得稅費用=[$500,000+($900,000-$850,000)]×20%=$11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900,000-$850,000)×20%=$10,000

X6年所得稅費用=[$500,000-($950,000-$850,000)]×20%+$10,000=$90,000

 

B34.甲公司X2年底資產、負債之帳面金額與課稅基礎差異如下:(1)應課稅暫時性差異$1,000,000,預計自X3年起,分4年每年迴轉25%(2)可減除暫時性差異$1,200,000,預計於X3年及X4年分別迴轉60%40%X3年稅前淨利為$300,000,其中交際費有$10,000超過法定上限,所得稅率為20%,依稅法規定,課稅損失可抵減未來10年之課稅所得。若甲公司於X2年及X3年底評估,所有可減除暫時性差異與未使用課稅損失,未來均有足夠之課稅所得可供使用,則X3年綜合損益表上列報之所得稅費用應是多少? (A)$22,000 (B)$62,000 (C)$94,000 (D)$126,000[111鐵路三級中會]

所得稅費用=($300,000+$10,000)×20%=$62,000

 

A35.甲公司於X111日以$180,000購入設備,估計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會計帳上使用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報稅時使用直線法。X1年底時外幣應收帳款按期末匯率衡量,認列外幣兌換損失$21,000,依稅法規定實現時方可認列。假設甲公司X1年的會計利潤為$490,000,稅率為20%,且無發生其他造成會計利潤與課稅所得間差異的交易。試問X1年底與所得稅有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遞延所得稅資產$9,000 (B)應付所得稅$102,800 (C)所得稅費用$116,000 (D)遞延所得稅資產$600[112地方三等中會]

 直線法較年數合計法少提折舊=$180,000×5/15-$180,000×1/5=$24,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24,000+$21,000)×20%=$9,000(A)

所得稅費用=$490,000×20%=$98,000(C)

應付所得稅=$9,000+$98,000=$107,000(B)


A36.甲公司X2年度之所得稅費用為$200,000X2年初及年底分別各有應付所得稅:$10,000$20,000、預付所得稅:$30,000$20,000。試問,甲公司X2年度支付之所得稅為何? (A)$180,000 (B)$190,000 (C)$200,000 (D)$220,000[112地方四等]

支付所得稅=$200,000+$10,000-$20,000-$30,000+$20,000=$180,000

 

C37.假設無任何永久性差異或暫時性差異發生,甲公司X4年淨損失$2,800,000,其他各年度淨利如下表,假設規定損失可先前抵2年,再後抵20年,則X4年底之所得稅利益為何?

 

X1

X2

X3

X4

X5

X6

課稅所得

$720,000

$680,000

$600,000

$(2,800,000)

$560,000

$2,320,000

稅率

20%

22%

24%

26%

28%

30%

(A)$293,600 (B)$444,800 (C)$738,400 (D)$728,000[112身心三等]

可抵虧損:X2$680,000X3$600,000X5$560,000X6$960,000

所得稅利益=$680,000×22%+$600,000×24%+$560,000×28%+$960,000×30%=$738,400

 

B38.甲公司111年度稅前會計利潤為$1,000,000,其會計利潤與課稅所得間之差異如下:⑴交際費超過稅法限額計有$80,000⑵發展支出$200,000IFRS認列為無形資產,並在後續年度攤銷為費用,報稅時在111年度全數減除⑶稅前會計利潤包含分期收款銷貨毛利$400,000,在報稅時依毛利百分比法,按收現比例認列,預計在112113年分別申報$250,000$150,000假設111年至113年的稅率分別為20%25%25%,且相關所得稅帳戶期初無餘額,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借記所得稅費用$200,000 (B)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150,000 (C)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 (D)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100,000[112高考三級中會]

借:所得稅費用  $ 96,000 [($1,000,000+$80,000-$200,000-$400,000)×20%]

  遞延所得稅費用 150,000 [($200,000+$400,000)×25%]

  貸:本期所得稅負債$ 96,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50,000

 

C39.東安公司有一辦公大樓,購入成本為$1,600,000X5年初,該辦公大樓之帳面金額為$1,100,000,至X5年底,其帳面金額為$850,000。在報稅上,該辦公大樓之累計折舊在X5年度增加$400,000。此外,東安公司在X5年認列產品保證負債$60,000。東安公司X5年度的會計利潤為$3,140,000,假設稅率為維持18%。試問東安公司X5年度之所得稅會計處理,下列敘述何著正確? (A)借:遞延所得稅負債$27,000 (B)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7,000 (C)貸:遞延所得稅負債$27,000 (D)借:遞延所得稅負債$10,800[112薦任中會]

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60,000×18%=$10,800

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400,000-$250,000)×18%=$27,000


【綜合題】

【稅務四等108-1】同甲公司108年會計所得$800,000,其中已扣除機器設備折舊費用$100,000。該機器於10811日購入,成本$300,000,無殘值,估計使用三年,採直線法折舊。該公司以前年度無任何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同甲公司報稅時,採用年數合計法為該設備計提折舊。試作:

()假設108年至110年各年所得稅率已知為20%,請問108年應付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及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分別為多少?

直線法每年折舊=$300,000÷3=$100,000

年數合計法耐用年限合計數=3×(3+1)÷2=6

108年折舊=$300,000×3/6=$150,000

109年折舊=$300,000×2/6=$100,000

110年折舊=$300,000×1/6=$50,000

 

108

109

110

直線法

100,000

100,000

100,000

年數合計法

(150,000)

(100,000)

(50,000)

課稅差異

(50,000)

 

50,000

應付所得稅=($800,000-$50,000)×20%=$15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20%=$10,000

所得稅費用=$150,000+$10,000=$160,000

()假設108年至110年各年所得稅率已知分別為15%20%25%。請問108年應付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及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分別為多少?

應付所得稅=($800,000-$50,000)×15%=$112,500

遞延所得稅負債=$50,000×25%=$12,500

所得稅費用=$112,500+$12,500=$125,000

()()小題,請編製108年有關跨期間所得稅分攤之相關調整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125,000

  貸:應付所得稅  $112,5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00

 

【會計師中會110-2】甲公司於X7年底發現下列3項會計處理錯誤,若所得稅率均為20%,甲公司一向評估所有可減除暫時性差異於未來有足夠課稅所得可供使用。試依各項錯誤,分別作X7年結帳前含完整考量所得稅影響數之錯誤更正分錄。

()自公司成立以來,呆帳損失(預期信用損失)均依稅法規定於實際發生時才列為費用,過去每年沖銷之呆帳金額對公司而言,並非屬不重大。依預期信用損失模式,該公司X6年及X7年年底應有備抵損失餘額分別為$500,000$550,0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10,000 ($550,000×20%)

  預期信用減損損失  50,000 ($550,000-$500,000)

  保留盈餘     400,000

  貸:備抵損失    $550,000

    所得稅費用     10,000 [($550,000-$500,000)×20%]

()X6年底以$5,138,755價格發行3年期,面額$5,000,000之可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5%;該轉換權符合權益之定義,該公司債若不附轉換權,其有效利率為6%,公允價值為$4,866,349。發行時依稅法規定將可轉換公司債之發行價款全數列為負債,後續並依4%計算該公司債之攤銷後成本。

借: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負債$185,976

  利息費用           86,431 ($4,866,349×6%-$5,138,755×4%)

  貸:資本公積認股權     $217,925 [($5,138,755-$4,866,349)×(1-20%)]

    所得稅費用          17,286 ($86,431×20%)

    遞延所得稅負債        37,195 [($5,138,755-$4,866,349-$86,431)×20%]

()銷售商品提供之免費售後服務保固,係按稅法規定於保固支出實際發生時方認列保固費用,未曾認列產品保固服務負債。依會計準則規定,X6年及X7年年底估計應有之保固負債準備分別為$280,000$220,0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44,000 ($220,000×20%)

  所得稅費用    12,000 [($280,000-$220,000)×20%]

  保留盈餘    224,000

  貸:保固負債準備$220,000

    保固費用    60,000 ($280,000-$220,000)

 

【關務三等中會110-2】甲公司於X7年初分別以$800,000買入下列四項資產:

採公允價值模式列為投資性不動產之土地。

耐用5年設備,無殘值,採直線法折舊,後續衡量採重估價模式,該公司會計政策為出售時不再進行重估價。X7年底按公允價值進行重估,殘值及耐用年限均不變。

分類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該債券投資之有效利率等於票面利率。

指定分類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

X7年底四項資產之公允價值均為$950,000X871日甲公司分別以$1,000,000售出該四項資產。依稅法規定,資產應以成本為課稅基礎,所得稅率為20%。甲公司X7年及X8年稅前淨利均為$2,000,000X7年及X8年之其他綜合損益均源自於上述資產之相關交易事項。假設無其他暫時性差異存在。

試作:分別計算X7年及X8年下列項目之金額:

()課稅所得。

(1)

X7/1/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800,000

  貸:現  金     $800,000

X7/12/3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      $150,000 ($950,000-$80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性不動產$150,000

借:遞延所得稅費用$30,000 ($15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

X8/7/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      $50,000 ($1,000,000-$9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性不動產$50,000

借:現  金     $1,0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土地$1,000,0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

  貸:遞延所得稅利益$30,000

(2)

X7/7/1

借:設  備$800,000

  貸:現  金$800,000

X7/12/31

借:折  舊   $160,000 ($800,000÷5)

  貸:累計折舊-設備$160,000

借:設  備     $150,000 ($950,000-$800,000)

  累計折舊-設備   160,000

  貸:OCI-資產重估增值$310,000

借:OCI-資產重估增值$62,000 ($31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62,000

借:OCI-資產重估增值$248,000 ($310,000-$62,000)

  貸:OE-資產重估增值 $248,000

X8/7/1

借:折  舊   $118,750 ($950,000÷4×6/12)

  貸:累計折舊-設備$118,750

借:現  金   $1,000,000

  累計折舊-設備   118,750

  貸:設  備   $950,000

    處分設備利益  168,75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62,000

  貸:遞延所得稅利益$62,000

借:OE-資產重估增值$248,000

  貸:未分配盈餘   $248,000

(3)

X7/7/1

借:FVOCI債務工具投資$800,000

  貸:現  金     $800,000

X7/12/31

借:FVOCI債務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150,000 ($950,000-$800,000)

  貸: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50,000

借: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30,000 ($15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30,000

借: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20,000

  貸:OE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 $120,000

X8/7/1

借:FVOCI債務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50,000 ($1,000,000-$950,000)

  貸: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50,000

借: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0,000 ($5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00

借:現  金         $1,000,000

  貸:FVOCI債務工具投資    $800,000

    FVOCI債務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200,000

借: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重分類$200,000

  貸:處分金融資產利益             $200,0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40,000 ($200,000×20%)

  貸: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重分類$40,000

借: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    $ 40,000

  OE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     120,000

  貸:OCIFVOCI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重分類$160,000

(4)

X/7/1

借:FVOCI權益工具投資$800,000

  貸:現  金     $800,000

X7/12/31

借:FVOCI權益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150,000 ($950,000-$800,000)

  貸: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50,000

借: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30,000 ($15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30,000

借: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20,000

  貸:OE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 $120,000

X8/7/1

借:FVOCI權益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50,000 ($1,000,000-$950,000)

  貸: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50,000

借: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0,000 ($50,000×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00

借:現  金         $1,000,000

  貸:FVOCI權益工具投資    $800,000

    FVOCI權益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200,0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40,000

  貸:遞延所得稅利益$40,000

借:OCI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40,000

  貸:OE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 $40,000

借:OEFVOCI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160,000

  貸:未分配盈餘            $160,000

X7=$2,000,000-$150,000-$310,000=$1,540,000 (重估增值差價免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X8=$2,000,000+$150,000+$310,000+$200,000=$2,660,000

()綜合損益表中之遞延所得稅。(應註明利益或費用)

X7=$150,000×20%=$30,000(費用)

X8=($150,000+$310,000+$200,000)×20%=$132,000(利益)

()綜合損益表中其他綜合損益之「與不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應註明借餘或貸餘)

X7=($150,000+$310,000)×20%=$92,000(借餘)

X8=$50,000×20%=$10,000(借餘)

()綜合損益表中其他綜合損益之「與可能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應註明借餘或貸餘)

X7=$150,000×20%=$30,000(借餘)

X8=$150,000×20%=$30,000(貸餘)

 

【司法三等中會112-2甲公司於X1年度開始營業,當年度稅前財務所得為$1,400,000,適用之所得稅率為20%,但政府已經公告新生效之所得稅率,將於X2年度開始提高至25%

甲公司X1年度因下列兩事項,造成財務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並不相等:

1.公司於X171日收到客戶未來3年之合約預付款項$600,000,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此款項應該於未來3年採直線法認列為合約收入,但依據稅法規定甲公司須於收到現金之年度全數認列收入。

2.公司於X1年初以$3,000,000購入研發設備一部,耐用年限3年無殘值,依據IFRS應採直線法認列折舊費用,但稅法為鼓勵研發,允許公司將耐用年限降為2年且採年數合計法認列折舊費用。

X2年度,甲公司認列之應付所得稅為$300,000,當年度發生下列事項:

1.公司X2年度之交際費用為$100,000,然於計算該年度課稅所得時,稅法僅允許認列$80,000之交際費用。

2.X2年度曾依據IFRS認列$300,000產品保固費用,該產品保固期至X3年底,然計算X2年度課稅所得時,稅法僅允許認列當年度實際支付之維修費用$150,000

試作:()甲公司X1X2年底之所得稅分錄。

 

X1

X2

X3

會計折舊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稅法折舊

2,000,000

1,000,000

 

暫時性差異及迴轉

$(1,000,000)

$0

$1,000,000

稅前財務所得

$1,400,000

 

 

預付款項

500,000

(200,000)

(200,000)

折舊

(1,000,000)

 

 

課稅所得(損失)

$900,000

$(200,000)

$(200,000)

交際費

 

100,000

(80,000)

 

產品保固費用

 

300,000

(150,000)

 

150,000

課稅所得(損失)

 

$1,200,000

$(50,000)

$600,000×2.5/3=$500,000

$1,000,000-$200,000+$100,000+$300,000=$1,200,000

X1/12/31

借:所得稅費用  $305,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000 ($500,000×25%)

  貸:應付所得稅  $180,000 ($900,000×20%)

    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000 ($1,000,000×25%)

X2/12/31

借:所得稅費用  $312,500

  貸:應付所得稅  $300,000 ($1,200,000×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00 ($50,000×25%)

()請列示甲公司X11231日資產負債表應付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項目應有之表達(說明流動或非流動),以及X2年度綜合損益對稅前利益、所得稅費用與稅後淨利之表達。

甲公司

部分資產負債表

X11231

甲公司

部分綜合損益表

X2年度

資產

 

負債

 

稅前淨利

$1,230,000

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所得稅費用

(312,500)

 

 

 應付所得稅

$180,000

稅後淨利

$917,500

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000

 

 

③稅前淨利=$1,200,000-$20,000-$150,000+$200,000=$1,230,000

()假設由於疫情衝擊,政府於X2年底宣布暫緩調高所得稅率(仍維持原20%)3年,以減輕企業負擔。據此甲公司當年度之應付所得稅為$240,000,請作此情況下甲公司X2年度之所得稅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225,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0,000 ($250,000-$1,000,000×20%)

  貸:應付所得稅  $24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35,000 [$125,000-($300,000+$150,000)×20%]

 

【會計師中會112-2】甲公司X6年底帳列遞延所得稅皆按20%所得稅率計算應課稅暫時性差異所認列之所得稅影響數,其資料如下:

與土地採重估價模式有關之暫時性差異$300,000X7年底再次進行重估價,使該暫時性差異增為$450,000

與設備採重估價模式有關之暫時性差異$900,000X7年經折舊提列,使該暫時性差異減為$720,000

X5年初吸收合併一企業,認列廉價購買利益$800,000,依稅法規定,合併取得消滅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超過收購成本部分,係自取得年度起分5年平均計入課稅所得。

甲公司X7年度稅前淨利為$1,000,000,除上述暫時性差異之影響外,其他與課稅所得計算相關資料如下:

X7年超過稅法限額交際費用$80,000

X7年認列兌換利益$50,000為外幣貨幣性資產產生之未實現利益,於實現時方須申報納稅,預計X8年及X9年各實現50%

預收X9年收入$70,000,應於X7年申報所得。

X7年認列研究支出$1,200,000,依稅法規定,應自X7年起分5年平均列為費用減除。

X7年未修改所得稅稅率,甲公司評估所有可減除暫時性差異在未來很有可能有課稅所得可供此差異使用。

試作:()計算X7年度課稅所得,及X7年底資產負債表應列報之遞延所得稅。

課稅所得=$1,000,000+($900,000-$720,000)+$800,000÷5+$80,000-$50,000+$70,000+$1,200,000×4/5=$2,40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70,000+$1,200,000×4/5)×20%=$206,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450,000+$720,000+$800,000×2/5+$50,000)×20%=$308,000

()以單一分錄作X7年之所得稅分錄。

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00+$900,000+$480,000)×20%=$336,0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06,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28,000 ($336,000-$308,000)

  與其他綜合損益組成部分相關之所得稅  30,000 [($450,000-$300,000)×20%]

  所得稅費用             216,000

  貸:本期所得稅負債          $480,000 ($2,400,000×20%)

 

【會計師中會112-3C】甲公司採行確定福利退職後計畫,該計畫之確定福利義務現值於X0年至X2年每年年底之帳面金額分別為$100,000$380,000$758,000,計畫資產公允價值於X0年至X2年每年年底之帳面金額分別為$100,000$500,000$830,000。該計畫X1年與X2年之計畫資產實際報酬分別為$140,000$30,000,淨確定福利資產上限分別為$30,000$10,000,精算損失分別為$80,000$70,000,折現率均為10%

試作:(須列示計算過程,不考慮所得稅)關於確定福利退職後計畫,甲公司X1年與X2年本期其他綜合損益中應認列之利益(損失)合計數(須標明利益或損失)

 

退休金費

其他綜合

損益

現金

預付退休

(應計退

休金負債)

確定福利

義務現值

計畫資產

公允價值

資產上限

影響數

X0/12/31

 

 

 

 

(100,000)

100,000

 

當期服務成本

190,000

 

 

 

(190,000)

 

 

精算損失

 

80,000

 

 

(80,000)

 

 

利息收入

(10,000)

 

 

 

 

10,000

 

利息費用

10,000

 

 

 

(10,000)

 

 

計畫資產損益

 

(130,000)

 

 

 

130,000

 

提撥退休金

 

 

(260,000)

 

 

260,000

 

資產上限影響數

 

90,000

 

 

 

 

(90,000)

分錄

190,000

40,000

(260,000)

30,000

 

 

 

X1/12/31

 

 

 

30,000

(380,000)

500,000

(90,000)

當期服務成本

270,000

 

 

 

(270,000)

 

 

精算損失

 

70,000

 

 

(70,000)

 

 

利息收入

(41,000)

 

 

 

 

50,000

(9,000)

利息費用

38,000

 

 

 

(38,000)

 

 

計畫資產損益

 

20,000

 

 

 

(20,000)

 

提撥退休金

 

 

(300,000)

 

 

300,000

 

資產上限影響數

 

(37,000)

 

 

 

 

37,000

分錄

267,000

53,000

(300,000)

(20,000)

 

 

 

X2/12/31

 

 

 

10,000

758,000

830,000

(62,000)

X1年其他綜合損益=$80,000-$130,000+$90,000=$40,000(損失)

X2年其他綜合損益=$70,000+$20,000-$37,000=$53,000(損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5-01所得稅會計-其他試題

會計25-01所得稅會計-公營試題